图片 论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两大科学理论建树_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政治 > 民主制度 > >

论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两大科学理论建树

来源::未知 | 作者: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 本文已影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高远理想到社会主义的现实,历经数百年。这一转变是历史的飞跃,是文明的跨越,而引领这一飞跃的,是伟大的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者们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然而,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者们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凭借什么理论基础,首先将工农大众数百年来求翻身解放的愿望,引领到能够一举得以实现的轨道上来,即建立起科学的革命社会主义理论的呢?在当今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将工农大众千百年来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引领到正确途径上来的呢?又是怎样把试图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一大二公”来发展经济以及“为革命而生产”,来实现这一愿望的空想(历史证明是一种空想)加以纠正,即第一次系统地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的呢?对此,关于前者,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实践在苏东及中国等一批国家取得胜利,在国际范围内,从苏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到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要到理论界的各种流派,可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然亦有故意诋毁和诽谤的)。而从现今看,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发展,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与时俱进,在我国(国际社会也有参与)已经和正在引发着一场新的有关唯物史观的本质根基的争论,即唯物史观是从“物”出发,还是从“人”出发,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争论。表面上看,似乎问题集中在唯物史观的立足点是“见物还是见人”的学术争鸣上,而其实质,在笔者看来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的争论。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关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方向的重大问题。
    恩格斯和列宁多次指出,马克思一生依靠其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淋漓尽致地剖析和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雇用劳动者的历史命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这一必然性的阶级力量、物质手段、进一步壮大社会主义的道路与方法,建立起了科学革命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赖以建立的轴心主体和其致力于研究并为之服务的主体是什么?或者说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主体对象、它们的“源”又是什么?我们以为如果不能很好地阐述清楚这更深一层的关系,那么,这种争论也就很容易引发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来,不利于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螺旋上升的必然性。因此,笔者选取这一主题,以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一、以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根基

    自人类社会发展到人能够将经验升华至科学理性,科学又进一步分野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其亚属科以来(大约为18世纪时)的历史阶段,科学的主体对象性在各门科学研究的客体对象掩盖下,再一次像中世纪以及古时代那样有关人和神、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以至于使一些人依然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和所发现的自然界和社会界的规律,科学发明创造,归根结底或者以为是为上帝服务(如唯心主义者),或者以为是为研究的客体对象服务(如机械唯物主义者)。忘却了人类是地球上最具能动反映主体的地位,是为人类自己服务这一基本事实,因此,经验和科学、人类存在的最高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就成为哲学必须研究和回答的重大原则问题。或者说,人与神、与物质世界、与社会、与历史等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何者为本呢?这是从古到今一直为哲学以及人文科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重大的前提性问题(即使是自然科学也有一个为什么主体服务的不容回避的前提问题)。在思想史上首先是哲学历史上对此不同的答案,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
    在西方早期思想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神本主义,神主宰包括人和物在内的一切。在古代哲学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中世纪哲学,19世纪的著名的德国黑格尔哲学等,都是把柏拉图关于人的灵魂和肉体的对立的思想绝对化、神秘化,人的灵魂被客观化为上帝,人的本质被异化,人成了上帝的罪人,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对上帝的态度成为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人在现实世界所做的一切,就是按照神的意志和安排去赎原罪。由此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在早期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上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的是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自然本体或叫朴素物本主义。在这种哲学观看来,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都是物质的,是以物质要素为本体的。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莫克利特的“水”、“火”、“原子”,到古代中国哲学的金、木、水、火、土等说,都把世界归于自然,归于物质。然而,正是这种唯物的朴素性,将具有灵性的高级动物----人类的本质异化于自然物中,把人类的意识和社会活动行为异化为其他物行为,自然被变成了“自然神”,人的地位被剥夺,人在自然面前,没有任何能动性。世界是物的世界,自然的世界,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其他一切皆无。在此,哲学则成了物学的即自然界的机械性的婴儿。
 在人类思想史上,开始于普罗泰格拉,发展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的人本主义,是对神本主义和朴素物本主义的直接否定。到费尔巴哈手中,人本主义达到了顶峰。形成了“生物学人本主义”。他无法科学解释人的本质及其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者。作为思想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家,他们也就必然地必须去面对并努力去解读人类思想史上争论了千百年的关于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神与自然的关系、神与社会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简单地搬用这些所谓的“人本主义”理论,而是以人为主体,以人的社会实践即为解决人每天的吃喝住行的第一需要而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出发点,通过探索人类与“神”与自然、与历史、与社会等等的复杂关系,来揭示人类社会的结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最终创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唯物史观。
    第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唯物主义反映论出发,解读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地阐明了人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首先同一切唯物主义者一样是无神论者,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为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由此,马克思得出两个结论:一方面是,世界上既无上帝存在,也无独立的“心箭石灵与灵魂”存在。所谓的神实际上是被扭曲了的人的灵魂被宗教化后制造出来的一种寄托偶像物。人与自然是相统一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又不同于过去的唯物主义,在它看来,虽然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作为物质体的大脑所具有的意识思维能力及其意识存在是整个物质存在的反映,但是,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人有能动地反映和改造自然与世界的能力,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束手无策的,人能利用规律去战胜自然界。这样,马克思在揭示人与自然界的真实关系的过程中,科学地界定了人的地位特别是人的能动作用,这就为将旧唯物主义改造和发展为新的唯物主义,为将旧唯物主义崇尚的自然的机械的人本主义彻底地改造和发展为科学的人本思想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出发,解读人与历史的关系,科学地阐明了人类历史的本质。针对费尔巴哈“历史创造历史”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历史什么也没有做,……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1]p118-119“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p67因而,“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3]p532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p79因而,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人们在解决吃、、喝、住、穿物质活动基础上,才有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的历史。历史的本质就是具体的人们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不是历史创造着人,而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着历史,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解读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界定了人的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类最初的实践活动虽然每天通过每一个个体的活动表现出来,但是,它们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依一定秩序运转的。这就是:人们在按照自身的需要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地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依据当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性质和水平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马克思将其前者称作社会生产力,将后者称作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不管人和人之间在种色、性别、年龄等等方面有何差别,都会受到这种生产方式的支配与制约,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物质利益关系又构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其之上耸立起的是上层建筑,从而,就构成了所谓的社会。据此逻辑分析,马克思自然地得到两个结果:人是社会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60人类社会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所发生的关系的总和。没有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人。
    第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人们占有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劳动手段)与物质利益的差别关系出发,解读社会发展史,科学界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成员分化差别,阐明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作用。马克思的研究发现,人在能动地反映、改造和征服自然,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因所利用的物质手段不同,即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不同,首先呈现出的是人们所结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就不同,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2]p142。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将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形态。不同阶段上的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性质和水平的差别,又是和人类社会成员对生产物质手段即生产资料的占有多寡、占有方式密切相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每个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社会财富的占有量。当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越过平均值,向少数人手中倾斜与集中时,当一部分人靠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增加财富时,社会成员就分裂为不同的阶层、集团、阶级。人类历史就从无阶级的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就经常地、大量地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表现出来,或武装革命或是议会改良、罢工斗争等等。阶级斗争凸现为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所谓阶级斗争,从本质上说,就是多数人反对少数人、被剥削被压迫者反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斗争。“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3]p547当生产力的社会性达到一定高度、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的时候,在一定方式的阶级斗争作用下,人类社会又会螺旋式地进入一个无阶级的社会。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科学地论证了建立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4]p3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再次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649唯物史观表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下,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此为依据,共产主义就不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p87这样,唯物史观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论证了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所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不是为发现规律而发现规律,而是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从逻辑的起点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内容,就不难看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根基,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价值原则是一种被扬弃了的人本主义——我将其称之为科学的实践的人本思想。

        二、以雇佣劳动者为本的思想建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方法和现实方法、历史观和现实观的高度统一。因此,它既十分重视自脱离动物界之后人类的全部历史命运,重视其社会性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又更加高度关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所能感知、直接接触到的现时代社会成员的命运状况与发展趋势。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全部理论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家两个阶级的历史命运的分析和判断。
    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广大的小生产者被剥夺生产和生活条件入手,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项式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生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他们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经济形式的变化,即由自然经济形式向商品经济形式的转变并普遍化的事实,指出在封建社会末期普遍兴起的商品经济中,由于商品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致使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社会成员分化为少数富人和多数穷人,也就是最初的资产者和无产者;而在利润和财富的刺激下,少数富人已经不满足于靠经营商品生产来积累资本,而是借助于暴力手段来公开地掠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如英国15----17世纪的“圈地运动 ”)来加速资本积累,从而使更多的人沦为无产者。最初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结构形成,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同时,商品经济成为社会主体经济形式,生产更加具有社会性。它使更多的人脱离了对封建主和帮主的依附,是历史的进步。但资本主义既非神授,也非理性与正义,因而,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是要走向灭亡的。
    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力成为商品(被买卖)出发,阐明了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雇佣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资产阶级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生长起来的,又是受惠于商品经济的普遍化而壮大起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表现为社会的一切元素形式,不仅物质产品采取了商品的形式,连劳动力、名誉、良心也都成为了可以被买卖的对象。劳动力成为被自由买卖的商品,是人类社会成员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空前绝后的一种现象。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一旦将劳动力买给握有资本的资本家后,劳动者就将劳动力的使用权或者说是使用价值让渡给了资本家去支配,被资本家占有,自己失去了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自主自由支配权,而剩下的只是对劳动力所有权。由于雇佣劳动者只能凭借着每一次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让渡,去换取最低限度的必须的生活资料,所以,劳动者始终是一无所有,不得不间断地反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购买了劳动力的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不惜恶化生产条件,不惜工人的生命。因此,劳动力商品每一次被买卖后,“总是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揉。”[5]p200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同时占有劳动力商品,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构成了雇佣劳动反对资本,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深刻根源。

第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着眼于雇佣劳动者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向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转变,在科学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剩余价值的发现,不仅揭示了资本增殖的秘密,资本家发财的秘密源泉,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真实地揭示出大多数雇佣劳动者与少数握有资本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后者无偿地剥削并占有前者的剩余劳动价值的关系。揭示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社会成员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的关系——资本家阶级的天堂,无产阶级的地狱。资本渴望永久地吸允工人的血汗,不会自行停止剥削。
    第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活动的再生产总过程的分析中,阐明了雇佣劳动者不仅与产业资本家相对立,而且与商业资本家、与借贷和银行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都相对立。在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这些资本家都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他们都是依靠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与剩余劳动来生活,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一切靠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有钱人都是无产阶级的压迫者、剥削者。这进一步揭露了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存在的剥削本质。
    第五,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大必然趋向:在竞争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与资本积累、积聚与集中规律交互作用,形成了资本主义积累的特有的总规律-----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在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作用下,“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摆脱它作为私人资本的那种属性。“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5]p831但是,这个过程不是靠资产阶级自觉地“放弃剥削和压迫,立地成佛”,无产阶级只有组织起来,展开各种阶级搏斗,自己解放自己,最终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第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迅速成长起来的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社会化的客观存在出发,解读人与人之间业已形成的社会化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解读人对人、人对财、人对物进行社会化管理的管理形式与机构(如银行、股份公司等),得出了由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生死斗争所决定的历史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
    如果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来概括我们的上述分析,逻辑自然就是“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员由于利益关系不同,被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集团,因此反过来,他们有理由为了各自的利益则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样人与人间的关系就经常地大量地集中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激烈争斗关系。所以,根据这一道理,于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不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展开全面的阶级斗争,夺取经济与政治的统治权,就是这个运动的全部内容。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就将空想社会主义转变成为科学的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去消灭资本主义的革命社会主义学说。

   三、以民为本的思想建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其所阐述的内容任务和对象说,无论从历史发展的阶段角度还是解决任务的方式方法角度,应当区分为关于革命与解放的理论和关于发展与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与解放的理论,19世纪的巴黎公社、20世纪的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与解放的胜利,以及100多年来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以及它们所领导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压迫,进行的各种方式的斗争获取的许多阶段性重大胜利,证明了马克思发现并依靠无产阶级及其同盟者——其他劳动群众——去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世界理论,是完全正确,是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同样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新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阶段还是共产主义阶段,都始终是坚持从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需要与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统一性出发,来认识,来描述和设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发展阶段及其本质的。因而,在逻辑上它也是科学的、完全正确的,是充分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但是,在马克思赖以建立起关于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的英、法、德等国家,并没有逻辑地、现实地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制度和国家政权。因此,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以人为本,最充分地满足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全面的利益需求,进而,这部分学说的科学性和价值,成为无法用历史实践和事实来证明的事情。马克思主义最伟大的继承者、实践者、创新者列宁和毛泽东,在近一百年后的社会生产方式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欧先进国家的东方——俄国和中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雇佣劳动者人本观,并根据东方国家阶级结构的复杂情况,发展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的人民大众观。依靠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战争,夺取了政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又迅速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那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最广大人民投身于汪洋大海般的人民战争中的人本思想,运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上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大同社会”,“共产社会”、“公平社会”梦寐以求的理想渴望和积极性,并使之汇聚成十分强大的狂潮。毛泽东在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其根本点,依然坚定地相信和依靠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但是在实践中,他却把这一力量主要地用去继续从事阶级斗争活动,从事政治活动,生产服从于革命,经济服务政治;用于去搞物质生产活动时,大多也是着眼于把经济政治化、准军事化。与此相适应,党和国家的分配政策长期表现为支持革命支持国家利益进行的资金积累远高于为维护人民生活的消费资金,政策,反过来又进一步限制着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范围和深度。生产供给对基本消费需求的满足长期不足,就根本无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之,在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分别缔造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模式中,均未解决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的理论问题。
    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力量,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学说研究的基本目的与任务,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表现。从直接现象上看,它具体化为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等;但从终极目的和本质上看,科学社会主义着眼的则是人的利益的全面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是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它既是追求的目的,又总是通过每一个具体过程体现出来。因此,离开这一根本点,去研究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去决策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计、政策,就不能说是“科学”的。实践的教训,理论认识的深化与成熟,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学说与有关对发展与建设实践的指导不断地走近科学。一代伟人邓小平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理论,提出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十分明确地界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后,一定要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将目的定位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将手段定位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有了使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由理想变为科学的可能性。邓小平成功地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理论进行了总设计。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组织和领导人民大众实践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诠释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集关于发展的思想的一切科学见解之大成,通过认真科学解读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条件下,如何“做主”,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质生产发展、人与社会发展、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人们相互间应有的关系,从“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和基本点出发,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关系的本质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这个成果集中地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第一次完整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理论。
    第一,以人为本,科学定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及其唯一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学锁定了主题。搞社会主义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究竟为了什么,仅是为了某种理想的满足,还是为了现实的人的生活,还是兼而有之?长期来在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没有禁令的禁区,无人勇于问津。无庸讳言,长期内我们更多地强调的是为理想的价值取向的满足而搞建设、搞发展,对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利益需求的满足忽略太多。结果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使建设和发展长期停止不前。发展,失去了真正的动力。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性定位于以人为本,定位于为了人民全面的不断增长的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生活的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就从根本上恢复了唯物史观的真实基础的面貌,把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性和期望建立的社会形态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从理论体系的构建来说,它为科学社会主义学指明了出发点和归属点即主题与目的。
    第二,以人为本,科学界定了推动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动力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然而,人民只有在其阶段利益的满足与理想目标价值取向相统一,物质利益的满足与社会利益的满足相协调的情况下,才会有巨大的创造积极性,才会创造历史,创造财富,创造一切。科学发展观强调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全面发展需要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就是把发展社会主义和发展人民自己的利益高度统一起来,融合起来,这实质上是把创造历史的主动权交给了人民大众自己。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要让千百万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真正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人民“当家却不作主”,没有工作或生产的积极性,没有效率的严重问题。以人为本的选择和提出,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找回了科学的真正的动力和动力源泉。
   第三,以人为本,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实践圈定了总任务和根本任务。以人为本的目的性,已经昭示了人的需求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过程的划分,主要分为物质生活需求与满足的过程、精神生活需求与满足的过程和社会生活需求与满足的过程。按照行为学家马斯洛的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有五个层次的不同需求行为。因为,现实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和自然的人的统一,人非神仙,也非草木。人要生存,要发展,要享受,就要发生各方面的需求。把人作为社会的核心和本体,就必须全面地、不间断地去满足各方面的需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把最充分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的内涵,就从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上圈定了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总体任务,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力发展为第一要务。人的第一的需求是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因此,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基本的第一的活动。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经济的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就难以使人民富裕起来;经济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他的发展、人的全面需求的满足也就谈不到。因此,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作为硬道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文明搞上去。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规定了根本任务。二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总体和谐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界定了科学的宏观战略方法。发展的问题,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在宏观战略方法上,如何规避长期来在发展上只重视经济不重视其他,只重视先进不重视后进,只重视优势而忽视薄弱,只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等等,从而能够使发展步上又快又好即毛泽东在50年代所期待而在苏联和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又未得到实现的那种“多、快、好、省”的发展道路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此作了科学回答:坚持统筹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即坚持经济和社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人与自然间的统筹协调的发展。统筹旨在于兼顾;协调旨在于比例和谐。历史已经反复证明,构成发展的五对基本因素和条件,如果做不到协调发展,从表面上看表现为结构的失衡,表现为发展的片面性,而其实质是,在这种片面的发展中,因政府指导的偏颇,造成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人的利益出现大的反差,形成行业间、区域间等的贫富不均,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单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如果仅重视经济工作,而忽视社会进步,即使一时搞上去的经济最终也会掉下来。此外,协调发展,实质上还是一种通过统筹与协调各种因素,提高综合实力,在较短时间内赶超先进国家的科学方法,是综合提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能力的科学方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给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注入了新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五,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指明了实现目的和任务的新的主要手段。目的和任务确定之后,手段就是决定的因素。以人为本,至少注定必须实施以下手段:一是组织、动员和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大力提高素质,激发其积极性投入经济生产中去,这也就是相信与依靠群众路线的问题。二是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经济的主体内容,毫无疑义是根本任务。但是,用“解放”和“发展”来修饰生产力,无疑这也是根本的手段。作为手段,“解放”就是要求“改革” 要求“开放”:一方面就是要改革一切已有的现实的不适应或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体制和机制,改革现有的上层建筑中的束缚性因素,让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按其本来面目本来的属性去自由地发展,放开来让它去发展,而不加以不适当的限制。另一方面,在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即改革的同时,就是要实行全面的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现代企业制度,适度引进国际资本关系,直至让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利用各种组织方式进入世界资本经济关系中去竞争去发展。特别是要积极利用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这一第一性的生产力,直接为我所用。与此同时,要与时俱进,建立我们的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开发人力资源,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瞄准中等先进国家实施国民经济 “翻番”追赶战略等等,所有这一切均构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手段的基本内容。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带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实践运动的一个伟大的历史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贡献。其伟大意义在于:她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找到了一条科学之路,把自马克思以来到毛泽东许多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的领导者们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愿望变成了科学,变成了现实。


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从科学发展观看人大的民主改革

从科学发展观看人大的民主改革

内容 提要:本文从 科学 发展 观的角度,重点讨论 中国 政治 体制改革中存在 问题 与改革的 历史 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