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_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 > >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来源::未知 | 作者: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篇歧义 语篇分析 语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与语境、语篇的关系,用实例探析了语篇歧义产生的成因。本文认为Austin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语言现象,帮助人们减少无意语篇吱义,增进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1.引言
    近年来,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或text linguistics)日益成为国内外广大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焦点。对语篇的分析方法,理解角度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语篇意义。美国语言学家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杂志的第28期上发表论文“Dis-course Analysis”首次使用术语“话语分析”,其论文常常被看作是现代语篇分析的开端。尽管不同学者对于“Discourse"与“Text"两个术语的理解和用法仍然存在分歧,但从广义上讲,“语篇分析”常统称两者—既包括“话语”又包含“篇章”(胡壮麟,1994;3)。英国语言学家Firth(1957)指出对于句子的理解只有在一定语境下发生的语篇中才能使受话者理解。否则,语义在语篇中就处于不确定或模糊不定的状态,或“对语篇中某些部分有不同的理解而造成语篇性模糊”(杨永建,1996)。这种“语篇性模糊”就是语篇歧义(discoursal ambivalence)。从言后行为角度来看,语篇歧义可分为有意歧义(intensional ambiguity)与无意歧义(unintensional ambiguity )。项成东(2004)认为,有意歧义是说话者有意采取的一种交际策略,有意不直接提供确切信息,岔开话题,创造幽默感或达到其它的交际效果。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因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而产生无意歧义,造成交际失败。笔者限于篇幅,仅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探讨语篇中存在的无意歧义。
    2.言语行为理论与语境
    英国哲学家Austin对当时日常语言哲学的影响巨大,他于1952年开始以讲座的形式讲授《语言与行为》(Words andDeeds ),于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题为《如何以言行事》(Howto Do Things with Words)的讲座时首次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以此探求对人类语言本质的认识,后来该理论又经过Searle多次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主体并不应该是词和句子,相反应该是通过词与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包含三种次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表达说话人((speaker)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而言外行为通过字面意义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与交际意图(hiddenmeaning between lines ),即言外之音。言后行为指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与交际意图被受话人(listener)或读者(reader)领会后所产生的言语效果或交际影响。Austin从说话这种行为中抽象出了三种行为,然而这种抽象并不是简单地把一个完整的语言行为像切西瓜一样分割成平等三块。Austin的抽象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层次上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事物。被抽象出来的东西之间不存在组合关系,而是蕴涵关系(顾曰国,1989)。正如Austin (1962 : 96 )自己所解释:发音行为未必包含表意行为,而表意行为必定蕴涵发音行为。同理,要做言外行为,就一定要做言内行为;但要做言内行为,不一定要做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必定蕴涵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例如:
    (1)甲(对乙):“我不让你去。”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如下:
    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甲对乙说出这句话。“我”指甲,“你”指乙。
    il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甲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反对乙前去。
    perlo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甲通过说这句话,实际表达自己阻止了乙去。
    在上例中,甲的言语效果—“阻止乙去”这一言后行为蕴涵了甲的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甲的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不让”)表达自己的意图。
    后来,Searle (1969 )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把言内行为进一步分解成发话行为(utterance act)和命题行为(proposition act)。发话行为指说话人通过运用一定词汇、词组或语句完成的行为;命题行为指通过做出指称或断定来完成的行为。言内行为具有以语法、字词、短语、逻辑、主位/述位结构等有形(( explicit )标志为主的表现特征(陈海庆、张绍杰,2004)。然而,言外行为的实现有赖于受话人或读者的社会文化语境(context )与情景语境,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这一层面来说,这时表达言外行为的语篇具有隐形性(implicity),言外行为有赖于语境中说话人与受话人的主观因素:两者的心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产生的对认知、感情和知觉的主观意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言外行为中的言外之音有赖于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切身体验产生的心理活动(谢应光,2003)。否则,许多言语行为仅靠言内行为的字面意义是难以解释的。试分析Widdowson (1978 : 24-25)给出的例子:
    (2)A; 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I have just arrived.
    ( 3 ) A : That’ s the telephone.
        B ; I’ m in the bath.
        A : Ok.
    从例(2)和例(3)的字面意义来看,说话人A与B之间的对话没有任何意义,但从言外行为来看,说话人A与B之间的对话却是隐形相关联的,它们的内在含义不能从对话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适当对原表层结构进行“补缺”后,以上对话的表层结构在受话人大脑中产生了下面的言语结构,并完成说话人的言后行为。又如:
    (4)I feel cold.
    该句子的句子义(sentence meaning)是“我冷”,而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句义(utterance meaning),表达不同的言外行为:1)暗示在场的某人关上窗户;2)提议换个暖和的地方;3)建议回家(回到屋里);4)希望有人把温度调高一点,等等(胡壮麟,1994:188)0.
    根据Austin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指的就是言语行为的言外行为,其本身须表达三种意图:1)说话人的心理状况,称作“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2)说话人的言语目的,称为“基本条件”( essentiall condition ) ; 3)说话人同世界状态的关系,叫做“先决条件”( preparatory condition ) 。同时,说话人与受话人在语境中只有通过得当的话语才能实现话语的语篇功能,否则,交际双方脱离共知的事实、知识,会话的目的、意图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等因素,言语行为仅会带来语篇歧义。请看以下三例:
  (5)“几点啦?”
    (6)“猪你快乐。”
    (7)..鼠年鼠钱鼠得手发酸……钱财鼠不胜鼠!”
    从言外行为理论来看,要理解上面的实例,离不开具体语境。在例(5)中如果该语篇出自一位正在批评学生迟到的教师,其言外之义不是询问时间,而是委婉地责问学生为什么迟到。而要理解例(6)和例(7)的前提是,交际双方都有共知的事实与常识:猪年祝贺、鼠年发财等文化常识。否则,单从言内行为来看,例(5)的字面意思是试图打听具体时刻;而例(6)和例(7)的字面意义叫人看了不知所云,例(6)甚至让人产生语篇歧义:猪,你快乐?同样例(7)也会让人误解为:“输”钱“输”得手发酸,钱财输不胜输。这种让人望“文”生“义”的语篇歧义现象生活中数不胜数,如网上有人谑称电器品牌“TCL"为“太差了(拼音首字母缩写)”。
    3.语境与语篇歧义
    场ons(1995:258)明确指出,语篇与语境两者之间的关系互补,互为前提。语篇在语境中产生,而同时语篇又可以改变影响语境,甚至重构语境。语境通过制约语篇的意义而产生言外之意。
    而Halliday & Hasan (I 985)认为语境和语篇是同一种现象,把语境比作是“气候”(climate),把语篇比作是“天气”(weather),生动描绘了两者的互动关系。他们同时认为语境语篇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预测关系(bidirectional prediction ),即语境是语篇产生的环境与依据,知道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后,受话者或话语参与者能对接下来产生的语篇结构、话语发展倾向作出较准确的推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熟悉某一模式的电影或电视剧题材后经常能猜测某个角色的话语内容的理由。此外,Halliday & Hasan认为语境语篇之间存在互动互创的关系,换言之,“语境创造了语篇”,“语篇又能创造新的语境,创造一个新的话语世界或者说是一种虚拟现实”(朱永生,2005:26)0语篇中某些部分因语境变动,其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就会产生不同理解,导致语篇歧义(杨永建,1996)。项成东(2004:8)指出,语篇歧义是指语义在语篇层处于不确定或模糊不定的状态,或对语篇中某些部分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语篇模糊。

    受话人或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同时涉及对不同语义的理解,至少包含对四种不同层次语义的理解(韩晓玲,2002):1)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 2)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 mean-ing);3)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4)语用意义(pragmaticmeaning )。笔者认为,对于概念意义与命题意义两个层次语义的理解属于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内行为理论研究,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离不开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为了避免语篇歧义的产生,Halliday & Hasan (1985 : 36)认为人们每天都在进行从情景到语篇和从语篇到情景的推理。他们(1985:56)还指出,在语篇的生成过程中,说话人应当考虑下列5种因素:
    I)哪些成分必须出现;.
    2)哪些成分可能出现;
    3)它们必须在什么位置出现;
    4)它们可能在什么位置出现;
    5)它们可能出现的频率。
    4.语篇歧义的成因
    4.1语境意义缺省产生语篇歧义
    语境意义和言外行为理论表明语境的构成涉及面广,任何语境因素的缺损都可能对语境的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语篇歧义的产生。
    4.1.1上下文语境意义缺省产生语篇歧义
    言外行为的实现有赖于上下文的完整性,尤其是当语篇中的施事一受事同体的句子,如果脱离了上下文,言外行为则产生语篇歧义。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歧义类例》里讲了一个笑话:
    (8)某游行节日前夕,一位负责筹备的女同志宣布:“今年游行,女同志一律不准穿裤子!”
    吕叔湘先生解释说:这句话的语篇歧义不在说出来的部分,而在没有说出来的部分。从言内行为来讲,这句话没有任何字面意义或语法意义的错误。只因语境意义缺损,没有把该说出来的部分说出来,即应当将“只准穿裙子”等语义补充完整。因为语义缺省,造成语篇歧义,定会引起听众的哄堂大笑。
    (9)连杨院长都不知道。
    (10) He beat that woman with a book.
    显然,例(9)的语篇歧义在于歧义句的两种理解:1)不知道有杨院长这样一个人存在;z)杨院长还不清楚某人或某情况。如果要完整地实现例(9)的言外行为则只需对上下文稍加补充:如果加上“她曾给你们班授过课呢!”,则可以理解为第一种语义;如果加上“全院学生逃课了!”则可以理解为第二种语义。而例(10)的语篇歧义在于对该句短语“with a book”施事者的两种理解:是他用书打女人呢还是他打手里拿书的女人?类似歧义,只有补全上下文,语篇歧义才能消除,实现言外行为。
    4.1.2背景语境意义缺省产生语篇歧义
    说话人与受话人、交际双方所涉及的事情或人物都包含一定的背景,如共享知识(shared knowledge)、思维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历史常识、事物的现状等在语篇内,说话人常在已知背景语境的的制约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受话人如果仅知道话语的字面意义,那除了能实现言内行为外,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就根本无法进行。曾有一台综艺小品节目《卖书》,外国留学生同个体书贩子的对话如下:
    (1I)留学生:你有《老子》吗?
    书贩子:有,那是我爸爸。
    留学生:有《孙子》吗?
    书贩子:那是我儿子的儿子,还没生呢。
    留学生:有《庄子》吗?
    书贩子:有哇,你问这干嘛?我家住在李家庄。咱北方叫庄子,南方叫村子,那云南边疆,叫寨子。
    留学生:你真有学问!
    书贩子:哪里哪里。买点什么书?
    留学生:不买啦,Good-bye!
                                    (项成东,2004:48)
    书贩子与留学生之间的文化知识语境明显形成了语境差异,整篇交流歧义不断,尤其是说话人(留学生)的“你真有学问’,竟使受话人仅听懂字面,意义而未能领悟其言外之音,仅完成了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内行为,导致交流失败。
    4.2语义“空位现象”产生语篇歧义
    语篇中各句子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本身存在“空位”现象,在话语行为中容易让人产生其它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某高校教学楼门口曾悬挂一招牌:
    (12)穿拖鞋者不得进人教学楼。
    从该公共标示语的言内行为来看,其意思是指穿拖鞋的任何人都不允许走进教学楼。然而该句子的内涵意义隐含语篇歧义:不穿拖鞋者方可人内。所以,一天当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孩穿着拖鞋正欲人楼被值班人员制止时,该女生看着招牌,不慌不忙提起自己的拖鞋,光着脚丫径自走人教学楼,并笑着留话说:“我没穿拖鞋可以进楼了吧!”显而易见.这条公共标示语并未有效实现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后来,该校模仿酒店,电影院的公共标示语—衣冠不整者不得人内。这样修改后,标示语中的“空位”语义便被清除了。
    此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说话人常常有意利用修辞手法、逻辑推理、认知图式、读者和受话者的心理等方面来引起语篇歧义,其成因在于说话人的“有意歧义”,在此不一一阐释。
    5.结语
    笔者旨在通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的不同层面来分析语境与语篇的关系、语篇歧义产生的成因。Austin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不但可以用来关注分析语言现象,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利用语言之外的经验现象,使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减少无意语篇歧义,增进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