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沉重的翅膀:高校图书馆典藏现状_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公共管理 > 图书馆管理 > >

沉重的翅膀:高校图书馆典藏现状

来源::未知 | 作者: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文章结合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影响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了相关举措。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 键 词】高校图书馆/典藏

【正 文】
典藏是文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采访、编目成鼎足之势,共同支撑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影响着文献的布局结构及其利用。然而在高校图书馆,典藏历来不被重视,常常是采、编人才济济,流通班子臃肿,而用于典藏的人力资源却捉襟见肘。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并,各高校图书馆在采、编及流通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使典藏显得更加囊中羞涩。总体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高校图书馆还远未形成真正规范实用的内部典藏制度。典藏工作已不容再忽视。
几年来笔者一直兼事中、西文典藏。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影响高校图书馆典藏的几种主要因素,旨在抛砖引玉、共同进步。

    1 学校宏观政策及图书馆微观制度的影响

宏观方面,近年来,受“教学、科研中心主义”思想支配,各高校针对图书馆的人事编制都不约而同地逐渐功利化、两极化。一方面,一味追求高学历,不太尊重图书馆依据实际作出的人事请求;另一方面,又把图书馆变成了解决教学、科研人才及有关领导后顾之忧的基地,优先安排其配偶或子女。就目前而言,此两方面可谓平分秋色。但依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后者会渐渐占上风。这是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之一大忌,而受害最大的则是典藏,因为学校宏观政策的盲目性必然导致图书馆微观制度的不合理性,从而最终导致典藏队伍建设的迟滞。
众所周知,典藏区别于采访、编目及流通服务的是,它还涉及文献流通前的批次挪架、分架、清点、交接等。这些都是重、累活。而图书馆的具体规定又不能违背学校人事安排的初衷:稳住人才;解决有关人士的后顾之忧。要想调整各方利益,就只好在岗位安排上细细斟酌。权衡利弊的结果必然是,典藏不能由受照顾的人士去做(其实也不能胜任),因为他们是特权阶层,而高学历者又好像只适合从事采访、编目之类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可能专业不对口)。那么,典藏只能由以上两者之外的人员担纲。他们一般都不年轻,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图书馆知识,大多乐于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还往往身兼数职,却又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他们的工作不受重视,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要淘汰的微机,也很少随同参观学习兄弟馆的先进经验。最为重要的是,与其它岗位比较,他们人数比例极低。许多高校图书馆典藏部都只配备一至两人。有些馆甚至没有专门的典藏人员,而由他人兼事。

    2 网络环境的影响

  2.1 “滚动排架”的冲击
网络环境直接催生了数字化图书馆,使过分强调流通管理员因素、适合于封闭服务模式的撒胡椒面式的“混合排架”方式受到了挑战。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推行,“滚动排架”模式渐渐深入人心。其表现形式是新文献集中排架,且放在库室较为醒目之处,一般为入口处。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使读者能在进入库室之初就能看到新书刊,通过视觉激发其读书的热情,而根本目的却是为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但这却给图书典藏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为所谓“滚动排架”只能是相对的,一旦文献信息老化,必然迎来最终的“混合排架”。这就意味着典藏原则不可避免地复杂化、多元化。也就是说必须进行毫无时间规律可言的二次典藏,即流通中的典藏,表现为流通中据实对文献进行合理调配、剔旧、注销,以使馆藏结构合理、布局实用。此时工作量的增加是隐藏在对新书利用率的网络跟踪及利用效果的读者调查中的,这是一个除非亲身体验否则难以感受、表象平静内含暗流、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却又往往被决策者忽视的环节。
  2.2 典藏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削弱
网络环境实现了书目数据机读化,使典藏从繁琐的手工方式向完全数字化方向发展。书目数据机读化对典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除应具有原有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文献标引技能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相当的微机操作技术、网络知识并熟知本馆的相关管理软件系统;同时过硬的机读目录知识不可或缺;另外,还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这一切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吸才纳贤充实典藏队伍。但事与愿违,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典藏人员都年龄老化,甚至还要分担其它工作,使得典藏越来越不专业化。从这一点来看,当前网络环境下,书目数据机读化实际上削弱了典藏的人力资源。这是典藏之一大忌。

3 高校合并、扩招的影响

  3.1 馆藏布局模式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合并前受规模及管理模式的影响,各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院校原已实行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开放式图书馆管理模式,文献布局大多采用三线馆藏制,实行以全开架为主体、部分半开架及闭架的借阅制度;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条件较差的高校馆由于受服务对象及经费的限制,多采用二级馆藏制,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借阅的传统的藏书布局模式。
由于高校合并大多采用大并小、优并劣的模式,因而合并后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差异就转化为一馆多校区各分馆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整体馆藏布局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并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学校对各新、老分馆的投入也不尽均衡,使得这种复杂性及多样性进一步加剧。
馆藏布局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典藏过程的迂回曲折。不同的文献去向不同,不同的藏所又有不同的借阅状态。对于典藏人员来说,每一批次的文献,即使种类再多,也须每种概读,悟其要旨,做到使其去向合理、状态正确;即使数量再少,也须查、分、调面面俱到,尽量做到复本在分馆间、库室间最优化分配。
文献的交接也会耗去大量的时间。典藏人员不得不奔走在各分馆之间,打捆扛包、监督清点、提供清单,事必躬亲,一样不少。正是在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稀松小事”上,典藏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付出了极大的耐心。
  3.2 读者需求的复杂性及差异性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伴随着改革开放长大,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概念,诸如效益观念、个人利益观念等深深地烙在其脑海中,决定了其图书馆需求共性基础上的复杂的差异性。而扩招、合并又使读者人数急增,使差异性进一步加剧。并且,即使是对于特定的读者个体或读者群体,即使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范围,这种差异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特别是受“以人为本、读者至上”观念的支配,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增设名称古怪的库室,以期满足复杂多样的读者需求。对此,典藏人员必须对读者需求倾向的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目的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藏书布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实时跟踪读者需求的差异,另外,还要认真总结,找出规律。这些都是不能上台面的、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需有巨大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心做支撑。

    4 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4.1 学校专业设置的多元化
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各类专业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最重要的基地,其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同时其存在也需依赖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其服务目的及生存方式,高等学校必然要使其专业设置多元化,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专业设置的多元化趋势对典藏的硬性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典藏人员必须熟悉不断变更着的本校各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情况、科研部门的课题及项目情况。为此,必须很好地协调与各教学单位的关系,以便及时掌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意向,同时也为文献采集人员提供素材,使他们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出能满足本校教学和科研需要的采购方针,从而使本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现时的高校图书馆典藏工作的物理范围已经辐射至整个校园,不能再与若干年前相提并论。其中的任何环节皆不是观之即明,而需仔细琢磨、花大功夫方能做到既不拘束于表象上的面面俱到又能熟门熟路、驾重就轻。而要达此目的,谈何容易。姑且不论大量个人时间及精力的牺牲,单要取得馆外的支持就极不易,甚至于不能,非借助馆行政支持而不能收场。而馆领导往往不屑于此,其原因一般都是不了解实情。
  4.2 文献采访指导思想的转变
市场经济对图书馆的另一冲击是文献价格不断上扬,从而导致采访观念的根本转变。一般说来,在高校各项基础建设预算中,文献购置费的同比增长率大体都不容乐观。除去占相当比例的电子文献的使用及维护费,纸质书刊的购置费则少之又少了。为使文献的“类”利用率符合既定的要求(尤其是为了达到教学评估对文献种数及其“类”利用率底线的强制性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购置费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最终将曾盛极一时的“保质量、保复本”(二保)的文献采集方针淡出视线,转而投向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保品种、减复本”(一保一减)的采访指导思想。这一转变的必然结果是文献品种杂乱纷呈,文献质量良莠不齐。这势必引起文献典藏微观上的巨大调整。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对典藏人员素质有一项不成文的要求,即使馆藏结构合理、布局实用。这一要求源自“二保”方针,也确实在传统典藏中发挥过巨大影响。但在眼下“一保一减”思想的支配下,再要求典藏人员演绎此类要求,实在是勉为其难。对于多校区文献典藏,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由此可见,受以上因素不同程度的束缚,高校图书馆的典藏,就像一双沉重的翅膀,难以展翅高翔。要使其与采访、编目等比翼齐飞,首先,学校及图书馆需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重新确认典藏的地位和作用。其次,需多方入手加强典藏队伍建设。关键是要争取校方的政策支持,不断补充典藏人力资源。同时,要建立健全典藏工作制度,明确典藏人员的职责范围与评价尺度,切忌典藏人员兼职,而应让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馆藏的探讨和研究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上。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进一步完善,作为文献走向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典藏不能再被等闲视之,否则高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就无法彻底实现。

【参考文献】
1 梁洁.优化典藏工作,提高图书利用率.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5):107-108
2 王丽琴,何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典藏工作模式与素质要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4):107-109
3 孙玉鹏.多校区图书馆的典藏工作.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3(3):74-75
4 吴国臣.论院校合并后图书馆典藏部的职能.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7):17
5 符早雯.图书馆典藏工作初探.三峡大学学报,2001(5):96-97
6 陈峰烽.高校图书馆典书布局的变革.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9(2):52-54
7 刘东民.试论图书馆典藏工作的职责和作用.学术论坛,1996(4):12-15


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浅论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分析

浅论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分析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技术 [论文摘要]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特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