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美术馆”在欧洲出现的时间,早于中文里“美术馆”一词的创造,而且在中文里还没有“美术馆”这个说法的时候,就有中国人参观了西方的美术馆(艺术博物馆),并把这一新鲜事物介绍给了广大国人。那么,他们用了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美术馆”的涵义?同样使用汉字甚至汉语词汇的近邻日本,在“美术馆”概念总结和词语创造方面对中国有多大影响?中国引进“美术馆”的过程又大致包括了哪些阶段?进入中国大众视野的“美术馆”的本土化程度又有多深?最初出现在中国的“美术馆”和现在有多少相同及差异?从发黄的字里行间开始寻找中国人印象里最早的“美术馆”,从复杂的时局更迭片段中剪辑“美术馆”发展的不同瞬间,“美术馆”隐没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身影才能逐渐清晰起来。
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比清政府更早开始理解“美术馆”
中国人走进西方的博览会,就像握住了一支万花筒,转一个角度就看到一片新奇。中国近代社会的许多深刻变革和新生事物的种子,正是博览会这支万花筒提供的一种“新奇”,“美术馆”便是其中之一。最初见到“美术馆”的中国人对它的称呼并不统一,带着个人理解的痕迹。
1867年年底应理雅各(James Legge)之邀,王韬辗转香港启程赴欧,回国之后便写下了《漫游随录》,其中有一段话:“英人于画院之外,兼有画阁。四季设画会,大小数百幅,悬挂阁中,任人人而赏玩。入者必予画单,画幅俱列号数,何人所画,价值若干,并已标明。”他一下子说出了“画院”、“画阁”和“画会”,这些词汇都带着浓浓的中国韵味。早期旅欧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把欧洲的事物与自己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进行对位。其中我们可以大致确定“画会”指向“美术展览会”,但是“画院”和“画阁”究竟那个更接近于“美术馆”尚难定论。
10年之后,李圭撰写《环游地球新录》的时候,认识方式似乎略有提高,因为他这样写道:“光绪二年,即西历一千八百七十六年,美国费里地费城仿欧洲赛会例,创设大会。先期布告各国,广集天下宝物、古器、奇技、异材,互相比赛,以志其开国百年之庆。借以敦好笃谊,奖才励能焉。会建于城西北隅飞莽园内,基广三千五百余亩。圈以木城,为门十七。内建陈物之院五所:一为各物总院,一为机器院,一为绘画石刻院,一为耕种院,一为花果草木院。”他没有按照中国文化的习惯对“美术馆”进行命名,而是依据自己的见闻和理解,创造了“石刻绘画院”这一词汇。这类新词的诞生就意味着认识上的某种进步:
“各物总院”:所列之物,生成者为各种矿块、珠玉宝石、草木药料、男女骸骨、鸟兽虫鱼之质,以及海底各物,无所不用。人工所成者:古玩、五金器、石器、瓷器、木器、雕刻像、书画、图籍、呢、羽、丝、布,下至草履、竹筐,亦无所不有。某国之物,即用其国式样之屋宇、亭台、橱柜,分类排列,齐整可观。各有公事房,为就近办公之所。
“绘画石刻院”:院在五大院中推为杰出,乃以美石、精铁、玻璃三项建造,坚固无比,计工料费一百五十万元。盖议:会事既葳,诸院屋皆拆,惟此院留传为胜迹也。屋长三百六十五尺,宽二百十尺。中耸一楼,圆若覆钟,高一百五十尺,顶尖立石刻神女像。正门南向,与总院北门相对,仅隔数十武。门前立武士持枪石像—座,约高二丈。两旁有铜铸将帅骑马巨像。登阶十余级,甚宽展。上为游廊,左右皆石像。进门大室一间,深四丈,广六文,石像、铜像,罗列几满。上首石造者,为美开国祖华盛顿;东南隅铜造者,为今德国爵相毕士马。各高丈余。余如天神者、将帅者、仙女者、罗汉者,大大小小,不一而足。或实有其人,或凭空杜撰。又阿非利加黑人像、印度人像、回教人像、红皮土番像,又有男女全体裸露像(下体或遮以树叶,或围以片帛),合计不下三四十座。再进一室,尤深广,亦无非古今名人像,上有耶苏钉于十字架像,白石者居多。
更进一门,为一横道,四面皆门,曲曲折折,不辨方向。惟有步他人后尘,任其所之矣。门上大书洋文某某国字样,即各国列画处也。其屋或长或方不一式。四壁悬画无空隙,大幅宽至二三丈,长至一二丈,小幅不过方广尺许,皆古今人物、山水树木。合院陈画若干幅,各将所画事故录出,编号印为专书,游人可逐号观览。有一国一室,有一国数室,悉视其来画多寡也。每幅价自数十元至千万元,亦有家藏之件无价值,专送入会考察者。
其中华盛顿像,何止百幅,惟法国所绘乘马像最出神。闻美国有一幅尤妙,惜未见也。其他善本颇多,各国皆有,难以悉载。按泰西绘事所最考究者,阴阳也,深浅也,远近高低也,必处处度量明确方着笔。多以油涂色着布上,亦有用纸者。近视之,笔迹粗乱若涂鸦,颜料多凸起不平。渐远观之,则诚绘水绘声,惟妙惟肖。所绘士女,又以着衣冠者易,赤体者难。盖赤体则皮肉筋骨、肥瘦隐显,在在皆须着意,无丝毫藏拙处。雕刻石像、铸造铜像亦然。此为绘画镂刻家精进工夫,非故作裸体以示不雅观也。院中所藏,皆各国文人手制,等闲工匠不能为。石刻以义大利国尤精,绘画以法、英称最云。
根据书中对各院情况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他命名时逻辑非常清晰。“各物总院”是按国别划分的综合性展览场所,而“石刻绘画院”就是专门展出石刻、绘画等美术作品的场所。
比李圭成书晚一年,黎庶昌在《西洋杂志》(1878年)中留下了一段“巴黎大会纪略”:“地分三大区:中、左、右三楼高耸,而其中亦分三区:左区陈设本国之货物;中区油画、石像;右区为各国货。又次而法,而奥,而俄,而比,而葡,而瑞士而丹,而荷,亦皆油画、石像。”他寥寥数语就讲明了博览会如何分区,并且黎庶昌也像李圭一样给自己所见的美术作品陈列场所起了自创的中文名字:
“巴黎油画院”:数十百年来,西洋争尚油画,而刻板照印之法渐衰。其作画,以各种颜色调橄榄油,涂于薄板上;板宽尺许,有一椭圆长孔,以左手大指贯而钳之。张布于坐前,用毛笔蘸调,画于布上。逼视之粗劣无比,至离寻丈以外,山水、人物,层次分明,莫不毕肖,真有古人所谓绘影绘声之妙。各国皆重此物,往往高楼巨厦,悬挂数千百幅,备人览观摹绘,大者盈二三尺,小者尺许,价贵者动至数千金镑。
巴黎商腮利赛之旁,有大玻璃房,十年前赛会所建,今为陈设油画处。四月间,国人为画会,将旧画移出,另张新画,夸多门靡,愈出愈奇。夜间燃电气灯照之,通明如昼。有最出色者数幅。一画欧费尔掩(地名)瀑布,从崖跌下,纤徐委曲,奔赴注壑,两旁乱石撑拄,浪花喷激,如雾如烟。一画石山荒地,浅草迷离,山脚皆累珂细石,群雁争飞啄食,有平沙落雁之致, 摘 要: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其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都达到了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蕴含的审美特性与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和要求是一致的。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而增加活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 民间美术 现代学校美术教育 价值
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民间美术根植土壤的流失,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不理解、不欣赏是民间美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这种意识严重影响了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要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民间美术的存亡与兴衰,事关民族文化全面复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最原始形态和最古老的生发点,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民族文化精神和对生活的感性及创造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及现状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是劳动群众自己的实用美术。民间美术具有自由创作方式、感性的思维方法及早期朦胧、原始的艺术痕迹和特征,它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在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上达到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作为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与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推到了审美趣味的最边缘。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后继者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使得使得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着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美术也从单纯的观赏性进一步走向实用性,更加贴近生活。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核心。我们通过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了解一定信息量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内容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其中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美术课堂,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培训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很多美术课堂知识面太过于局限,缺乏文化内涵。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教育注入的文化底蕴、增加的文化厚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民间美术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知识了解甚少。另外,由于我国民间美术师资的缺乏、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模式还处在改革初期,使得大部分地区在教学中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缺乏鉴别民间美术的素养,不具备真正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能力,过于依赖、模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失去本土文化特色,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内对民间艺术人才的需求,也不能顺应目前国际上对各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挖掘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如何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三、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在当前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一是无知,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缺失。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借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1.民间美术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又在尽意,因而民间美术还承担着启蒙教育的任务。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当我们把民间美术的中隐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告诉给学生们时,学生们是非常愿意接受和非常乐意学习的。
2.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想象与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法宝,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施一幅幅奇妙的创造图画:造型上的夸张、变形,色彩上的大胆对比,构图形式上的和谐饱满,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的自由心态、丰富的联想等,无不让家长和学生及教师感到高兴与欣慰。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民间美术在各地风貌不一,因为它是当地人们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反映,设计必须满足接受对象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必须关注地域文化并与之相协调是民间美术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
3.民间美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历与感受
艺术是感受的叙说,是情感的抒发,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人格。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都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如春节、元宵节时各地都有花灯等用于游艺活动。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4.民间美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民间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民间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5.民间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民间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另外,民间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来源::未知 | 作者:中超赛事下注-推荐靠谱平台APP*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浅析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 下一篇:“下意识”领域中的人性化设计
随机阅读
- [美术] 优秀中国画的必备要素
- [美术] 摄影画面中如何处理主体
- [美术]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
- [美术] 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
- [美术] 浅议通识教育体系中的美术
- [美术]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点在油
- [美术] 对人物速写的几点思考
- [美术] 关于中学水粉画教学的几点
- [美术] 浅谈传统中国画的特征
- [美术] 论简笔画在素质教育中的影
- [美术] 探析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
- [美术] 浅谈风景油画的表现方法
- [美术] 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
- [美术] 图形创意的三大表现手段的
- [美术] 关于现代中国水墨画中水墨
- [美术] 试论现代油画对传统油画的
- [美术] 浅谈现代水墨画的风格特点
- [美术] 关于中学水粉画教学的几点
- [美术] 浅析素描基础教学的一些新
- [美术] 对图形创意的几点分析
- [美术]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 [美术]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
- [美术] 浅谈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
- [美术] 论中国画与水彩画的异曲同
- [美术] 浅析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
- [美术] 试析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